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研究成果  >  法律时评
理论文章
法律时评

上海专车模式开启互联网+的“公平”之旅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2015年10月8日,上海交通委向滴滴快滴专车平台颁发了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证,这意味着,上海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以政府许可的形式承认专车合法化的城市。上海交通委的这次试点方案,涉及到专车资质、保险、市场规制等各个方面,不仅将极大地促进以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而且也向其他城市展现出上海政府对新型产业施政的基本原则——公平。


专车的上海模式体现出产业公平

互联网+又被称为工业4.0革命,纵观前几次工业革命或社会经济转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转型矛盾尖刻对立,大都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互联网专车与传统出租车的产业矛盾也是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二者司机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究其根本,既在于二者市场交叉利益的冲突,也在于政府许可权力与既得利益者的冲突。

专车的上海模式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矛盾。首先,上海交委建立起传统出租车公司与嘀嘀出行的信息服务平台,减少了传统出租车的空载率。其次,上海总工会联合嘀嘀出行推出了海鸥服务社,开始探索借助互联网+的新型出租车模式,提高了个体出租车司机收入和服务质量。最后,专车合法化后,将与传统巡游式出租车“优势互补”、“错位经营”,这种产业管理思路基本解决了新老市场的交叉利益问题。因此,上海模式将鼓励创新与保障公平的基本思路,必将成为其他城市解决新旧产业转型问题的标杆性模式。


专车的上海模式体现出市场公平

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市场的开放、自由和公平,政府的职责就是保障各类经济要素能够公平的流转。上海专车模式正视了私家车挂靠运营的社会实践,没有将是否符合“运营车辆”性质作为专车入门门槛。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让社会闲置车辆充分进入到城市交通运输环节,发挥互联网+所特有的“分享经济”形态,以社会自身之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将交通运输市场公平开放给社会每一个成员,给更多人一个就业选择机会。上海模式的不设行政门槛,这对“大道至简”的简政放权行政改革方向而言,本身就值得称赞。

对于平台资质取得来说,上海模式也将“大道至简”的精神发挥至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对任何公司都不会歧视对待。滴滴出行平台是第一个取得资质者,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优步公司近日在上海成立了唯一一家独立的海外公司,毫无疑问,正是这种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将为上海赢得互联网+浪潮的先发优势。


专车的上海模式体现出用户公平

用户公平的衡量标准在于,用户权利是否得到市场上同类产品和服务的同样对待。专车与出租车在服务类别上非常类似,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健全之前,专车用户可能无法享受到即时发票、伤害保险、平台投诉、司机资质审核等权利。上海模式则通过试点立法,将专车服务、保险、投诉和司机资质审核等方面上升到比出租车服务更高的层面。作为消费者的专车用户,将受到与传统出租车相同,甚至更高更好的待遇。

难能可贵的是,上海模式创新了专车保险形式,不仅乘客和司机都受到保险保护,而且连专车车辆损坏等其他特殊情况也都在保险涵盖范围。这就使得保险真正成为新兴产业风险的“减震器”。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模式将充分的商业保险变为用户享受公平的最大保障,这或许成为其他转型产业的很好借鉴。


专车的上海模式体现出行政公平

传统经济学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这个角色有两层涵义,一是政府应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减少过多行政干预;二是政府应充分发挥立法、监管等宏观调控手段,保障市场的公平与法治。

互联网+产业革命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新旧行业之间的转型矛盾,也在于政府行政监管的变化。简政放权,表面上放下的是“权”,其实更是“利益”。大道至简的理念就是将简政放权转化成不与民争利,放政于市场,遵循市场规则。

上海模式中,政府对专车的管理思路比较传统出租车管理模式而言,可谓是“革命性”的转变。首先,从传统出租车管理的政府“管人、管车、管公司”,转变为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司机和车辆。政府放下的直接管理权,交由平台来负责,好处有三点:第一,抓大放小,有利于统筹管理,符合宏观调控下的服务型政府本色;第二,平台比政府更了解车辆和司机,能实现更为直截了当的管理效果,同时,平台有了管理权,也就有了额外的责任,将权力和责任直接挂钩,平台作为经营者当然会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第三,车辆和人员资质、培训、管理和责任都是经营者自身内部管理制度,政府不宜越过平台,不然,很可能导致责权利混淆难分。

其次,上海模式完全将专车定价和数量交由市场,体现出完完全全的市场公平。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市场经济最大的影响在于,大数据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往往比相对缓慢的市场规律要更为可靠。特别是在互联网出行方面,依靠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平台完全可以预测出市场真正的专车需求量,以及某一时间段和地段的运载量。

上海模式依靠平台大数据和市场规律的做法,很可能会产生互联网+所最具特色的出行效果:将专车数量变为“潮汐式”,即在需求旺盛时间段和地段,民用车会转化成运营车,在需求下降的时间段的地段,运营车也就会减少,或向更有需求的地段转移。显而易见,这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效果将是革命性的。然而,这一切效果的应用,都取决于政府的行政公平,只有放手市场和相信大数据,政府才有可能收获奇效。

总之,上海政府的专车模式,不仅让世界重新定义了什么叫互联网专车,同时,也以切实可靠的行政实践表明:公平即施政之目的。